手机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站首页 专题讨论 帕金森病 放心医生 中医与帕 病友故事 留言交流 脑起搏器 专家解答
 
(第1页,共2条)
webmaster: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  日期:2005-8-8 [回复1楼]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帕金森病或震颤麻痹的雷同病名,按其临床症状可划为“颤证”范围。有关记载不太丰富,可散见于历代医籍中。
  1·汉唐时期粗略涉及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将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引将振掉,骨将惫矣”。此段文献所述症状可概括为:精神疲倦,头部前倾,弯腰曲背,膝部屈伸困难,转腰不能,行走驼背,不能久立,走路颤摇。此段文献生动描绘了患者震颤、强直、活动受限和姿势障碍,与帕金森病主症完全一致。
  《黄帝内经素问》中还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疼项强,皆属于湿”的论述。掉:振掉,震颤意;强直:疼痛,为随意运动障碍;项强:即拘挛。这些大都类似帕金森病主症。
  托名汉·华佗(220-228)的《中藏经》有“行步奔急,‥‥‥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的描述,恰如帕金森病的慌张步态。唐·孙思邈(581-582)《千金方》中有“金牙酒”治疗“积年八风五痉,举身軃曳,不得转侧,行步跛躃,不能收摄”的记载。軃:下垂;曳:拖拉牵引;躃:瘸腿,不能行走。这些特征很象帕金森病的动作迟缓和步态障碍,金牙酒可以对证治疗。
  2·金元时期报道首例
  金元时期,医学“四大家”之一张从正(约1156~1228年)曾经报道了这样一个病例:“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目张睒,唇舌嚼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每发市人皆聚观,夜卧发热,衣被尽去。遍身燥痒,中热而反外寒。久欲自尽,手不能绳。倾产求医,至破其家,而病益坚。叟之子,邑中旧小吏也,以父母病讯戴人。张戴人治以防风通圣散汗之,继服涌吐剂,后用泻下法而得效。立觉足轻、颤减,热也不作,足亦能步,手能巾栉,自持匙筋。”(《儒门事亲》)本病例经当代名医潘澄濂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张振馨教授考证,张从正的报道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帕金森病的报道,比英国的James Parkinsos的报道还要早六百年左右;并且有比较详细的治疗方法。
  3.明清之后论治渐富
  明·孙一奎(1522-1619)首次把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统一命名为“颤振症”,并从病机方面做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清上补下”的治疗方法;创立了“摧肝丸”治疗方药,孙氏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明·王肯堂(1549-1613)集前贤之大成,总结了孙思邈、张从正、孙一奎等医家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辩证施治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提出颤振“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的发病学特点;对本病的预后做出了科学的论断:“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能制盛火,极难为治。”
  清·高鼓峰(18世纪)在治疗方面提出“须大补气血”之法,成为论治颤证的重要法则,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从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来看,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可追朔到《黄帝内经》时代,汉唐时期曾有论述,但不丰富,说明汉唐时期本病的发病率还不高,人们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金元时期张从正首先报道了一例、经后人考证为帕金森病的病例,并有具体的治法和方药,比英国James Parkinsos的报道还要早600年左右,说明中医学早在12世纪末对帕金森病的证侯学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明清以后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不断丰富,由于发病率比较低,还没有引起众多医学家的足够重视,研究还不够深入。 

山野老人:欢迎webmaster 先生  日期:2005-8-8 [回复2楼]

  欢迎webmaster 先生
  挖掘和发扬祖国的医学,是寻找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有效途径. 

输1-2个字  (共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