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帕金森及相关的运动障碍治疗的现状
我是一个中医骨伤科大夫,同时也是一名5岁就开始手抖的患者,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是得了什么疾病,但是肯定不是帕金森,因为我从5岁到术前都是保持的一个状态,症状既没有加重也没有减轻,有医生说我是特发性震颤的,也有医生说我是肌张力障碍震颤型的,但是那都不重要了,因为作为一个患者来说是什么病,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并不是太重要,问题是改善的程度有多少,现在能够把握好转的程度可能性有多大,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今年元月在广州珠江医院手术的,现在通过医生不断的努力程控,我的手现在基本上不紧张是不会抖了,只是做事情显得不协调,这点我很理解因为我是从小就得的病,在父母的关爱下,我动手能力非常差,有许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学过,所以造成的功能只相当于小孩子的水平,慢慢来嘛,这也急不来的,需要像小孩子那样一点一点学习,锻炼,手才有变灵活的可能性!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学医,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别人时常问我的,我当时在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出于以下2点原因考虑:1是我这个病一直就没有确诊,各项检查均为正常,更谈不上治疗了,我学医的原因就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既然西医没有办法看看中医是否有办法;2是我家有治疗腰腿,颈肩,关节疼痛麻木的方子传下来,近代通过医疗实践才发现对现在所谓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有着特殊的疗效,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也想学习下中医,说不定能够在博大精深的中医里面找到治疗我这种疾病的方法。
我们家受我父亲的影响非常大,他和爷爷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学成中医,但是他非常热衷于中医,年轻的时候就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中医书籍,以及帮周边的朋友看看病这些,所以我小的时候得了这个病,当母亲为之哭泣的时候,父亲毅然的决定通过中医药的办法来给我治病,因为他觉得大自然的一切都应该存在相生相克的制约,既然有我这种疾病存在,那么就一定存在什么物质或者能量能够制衡这种疾病。父亲除了自己研读中医药书籍后为我精心地配方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时常带我到全国各地找名医进行针灸,中药等治疗,但是事与愿违,始终没有效果。在我2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基本上看过了来自各门派的各种中医,治疗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但是始终没有效果。我自己学习中医后,也试图通过中医药的办法来治好我自己的疾病,因为我在读到古书的时候发现凡是成为名医的都是因为自己本来身体就不好或者因为家里的人身体不好,才激发自己学医的动力,发奋图强,方可成为名医,例如宋代儿科专家钱乙就是因为自身患残疾,而发奋图强,成为一代名医的。
中医学把现在所谓的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通称为颤证,因为在古代没有这么先进的检测手段,而且中西医研究人的方式方法不同,所以中医把类似具有相似征候群的病症通称为颤证。许多人可能都知道我们这种疾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而引起的相应症状,但是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记载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此条便有我国最早记载的风的致病特点,其中”风胜则动“是颤证的病机概括。人们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从自然界的风可使物体摇动,致使人造成眩晕,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肢体动摇的病邪都命名为风。其实中国古代的人生相当有智慧的,您看这样的描述又简洁又非常形象。还有《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有相关描述”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傈“,可见我们古代的祖先们对颤病的描述非常准确。指出颤证主要属于机体上部的疾病,多见头部以及手部的颤动,这与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密切关系。尽管古书中有许多关于颤证的描述以及治法,描述也非常准确,但是现今主流中医对这个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好,不如西医,这点我要告诉大家,尽管我是学中医的,我还是得客观的说这句话主流中医在脑神经方面不如西医,这是通过我学习以及我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包括一些会议上有良知的中医专家也是这么说的,因为这也非常正常中医药不是迷信,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应该拿事实说话,不行就是不行,但是中医有些方面是超过了西医的,这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包括西医。
但是有些人会问中医偏方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意见是很有可能,因为我也见到过这样的案例,包括我家传的那个偏方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也是这样的例子,关键问题就是寻找这样的偏方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往往真正持有这种偏方的人往往不是正规医生,往往受到体制及社会的挤压,还有中西医恶性竞争的影响,这些人一出来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另一方面是现在打着偏方旗号治大病的人非常多,越难治,医院越棘手的疾病,在他们眼里反而成了赚钱手段,这也会混淆很多患者及家属的视听,从而最后哪怕是真正碰到这种偏方的持有人也不敢相信人家,从而混乱,人们无法分辨谁真谁假!